行業資訊
專項債目申報與入庫階段的工作包括哪些?
專項債項目申報與入庫階段的核心工作
專項債項目申報與入庫是決定項目能否獲得資金支持的關鍵環節,需嚴格遵循“政策合規性、材料完備性、流程規范性”原則。以下是具體工作內容及實施要點:
一、項目篩選與前期準備
政策對標與領域篩選
- 依據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發布的專項債支持領域(如交通基礎設施、新基建、新能源等),篩選符合條件的項目。
- 規避負面清單項目(如樓堂館所、形象工程等),確保項目公益性及收益性。
材料準備與手續辦理
- 核心材料: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批復、用地預審、環評批復、規劃許可等。
- 關鍵手續:完成立項審批、初步設計批復、施工許可證等,確保項目成熟度。
二、系統錄入與市級審核
雙庫錄入
- 將項目信息同步錄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(發改委管理)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系統(財政部門管理),確保數據一致性。
- 需填寫項目基本信息、投資計劃、債券需求等字段,并上傳附件材料。
市級初審與預評審
- 前期手續完備性(如用地、環評批復是否有效);
- 收益測算合理性(覆蓋本息倍數≥1.2倍);
- 融資自平衡能力。
- 市財政局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初審,重點審核:
- 對不達標項目退回修改或淘汰,2024年銅陵市市級評審評審核減率達33.3%。
三、省級評審與入庫
省級評審流程
- 項目必要性及社會效益;
- 收入來源可靠性(如土地出讓收入、收費權等);
- 償債風險控制措施。
- 省財政廳組織專家對通過市級審核的項目進行終審,評審內容包括:
- 通過評審的項目納入省級專項債儲備庫,等待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復核。
信息披露與材料提交
- 編制“一案兩書”(實施方案、財務評估報告、法律意見書),由第三方機構出具信用評級報告。
- 提交項目收益與融資自平衡方案、績效評估報告等材料。
四、動態管理與調整
信息維護與更新
- 定期更新項目進度(如招標、開工等節點),確保“兩庫”數據實時準確。
- 對因故無法推進的項目及時退庫,騰出額度支持新項目。
培訓與督導
- 組織申報單位參加專項債政策及系統操作培訓,提升材料編制質量。
- 建立月報制度,跟蹤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情況,壓實主體責任。
關鍵風險點與應對策略
| 風險類型 | 應對措施 |
|---|---|
| 收益虛高 | 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市場調研,采用同類項目數據校驗收入預測。 |
| 合規性瑕疵 | 聯合自然資源、環保等部門開展合規審查,確保用地、環評手續合法有效。 |
| 重復申報 | 建立項目唯一性標識,禁止同一項目分段或分批次申報。 |
通過系統化推進上述工作,可顯著提升項目申報通過率。建議結合地方實際,建立常態化儲備機制,并借助專業機構力量優化材料質量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




